今天是:  
站内搜索   
市区街道
社区动态
周边动态

地 址: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东园路8号
电 话:0518-86089826
手 机:13851266597
网 址:www.huanghairenjia.com
邮 箱:huanghairenjia@126.com

  百姓杂谈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姓杂谈
十谈如何实现中国梦之五:扶持青年、培育英才
新闻来源:    点击数:5260    更新时间:2015-4-8 16:16:30    收藏此页

 

        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中国梦”与“青春梦”交相辉映,“报国梦”与“成才梦”紧密相连,要把实现中国梦与学生的成才梦相结合。“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青年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需要青年一代的努力,因此,从青年中选拔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就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毛主席“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段经典语录如今依然在激励中国的年轻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青年的培养教育和青年的成长问题深为关注。他根据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对青年的教育方针是:“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指出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存在的弱点。他说:“不少青年人由于缺少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不善于把旧中国和新中国加以比较,不容易深切了解我国人民曾经怎样经历了千辛万苦的斗争才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而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要经过怎样的长时间的艰苦劳动。”毛泽东强调必须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接着,他又提出关于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条件和要求。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时期指导青年全面成长和青年运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思想。共产主义事业是千秋大业,需要一代一代人不断奋斗才能实现。青年是保证这个伟大事业持续发展和最终胜利的承前启后的一代。因此,毛泽东和其他的伟大革命导师一样,总是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毛泽东在青年人身上不仅寄予了建设国家的厚望,而且寄予了更大的保持革命胜利成果的厚望。毛泽东是有志青年心中的英雄,他永远激励着青年人爱国的热情和奋斗的精神。有无数深受毛泽东思想哺育的中国青年存在,中华民族无论何时都会充满旺盛的生机,中华民族永远都会充满希望。
        高等教育是培养青年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教育就是要培养高层次的高素质人才。要建立高水平的教育基地就需要做到“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有机结合”。现在北大的技术物理系,就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中科院钱三强和他领导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大力帮助下办起来的。那时候研究所和高校之间亲如兄弟、互利双赢。北大******届毕业生大都成为国家原子能事业的骨干,还出了6位院士。近年来,由于无序竞争和功利化政绩观的干扰,科研体制上条块分割愈演愈烈,使得我国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结合程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愈来愈大。这种研究与教学的分离,某种意义上已成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阻力,一定要改革。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和管理经验.早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为了迎接革命胜利后的建国任务,中国共产党就派出一些革命烈士和干部子弟到苏联学习。新中国刚刚建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党中央、毛主席为迅速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高瞻远瞩,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出大批留学生,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和管理经验。
         从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向苏联派出了近万名留学生,向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派出了1000多名留学生,1956年后又决定向与我国建交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周边国家派遣留学生。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先辈对选派留学工作十分重视,制定和审批派遣留学生的方针和计划,会见留学人员,向留学人员作报告、提要求,关心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重视留学归来人员的安排和使用。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讲台阶”而不“唯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敢于不拘一格用人才。尽快推进拔尖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根据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的部署,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共同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中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高等学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体制机制,吸引*********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作者:宋斌华)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十谈如何实现中国梦之六:健全法治、实现公正   下一篇:十谈如何实现中国梦之四:富民惠民、打牢国本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返回
电 话 13851266597    地 址: 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东园路8号 邮编:222042 邮 箱: 983959271@qq.com
连云港黄海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通网络- 连云港网络公司 技术支持[管理] 苏ICP备140146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302010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