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信息快递
焦点图片
视频集锦
美丽家庭
达人园地
志愿聚焦
阳光驿站
百姓杂谈
网上学校
情感热线
妇女之家
儿童之家
黄海情缘

地 址: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东园路8号
电 话:0518-86089826
手 机:13851266597
网 址:www.huanghairenjia.com
邮 箱:huanghairenjia@126.com

  信息快递周边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快递周边动态
央行降准1个百分点 你的“钱袋子”将受何影响
新闻来源:    点击数:3708    更新时间:2015-4-21 11:26:22    收藏此页

 

        4月19日,央行宣布周一(4月20日)起降准1个百分点,降准幅度超过市场预期。自去年11月降息以来,央行保持着降息、降准、再降息、再降准的节奏,央行下一步降息的可能性非常大。记者发现,上一次如此大幅度的降准还是在2008年11月。今年2月5日央行降准,仅下调0.5个百分点。降准对老百姓有哪些影响?我市证券业内人士表示,降准在一定程度上利好股市,将有更多资金涌入股市。但短期内股市将迎来回调,不会立即上涨。想要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市民可以锁定中长期产品,以取得高收益。
        时隔7年 再次降准1个百分点
        什么是降准?我市银行工作人员介绍,通俗点讲,降准就是银行吸收存款后,上交给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减少了。
        打个比方,之前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要先拿出19.5元交给央行,余下的80.5元的75%,也就是60.375元可以用来放贷。央行降准1个百分点,意味着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只需交18.5元给央行,余下的81.5元的75%,也就是61.125元可用于放贷。
        历史数据显示,自2011年11月份至今年2月份,央行四次降准均为0.5个百分点。上一次幅度为1个百分点的降准则要追溯到2008年11月。
        业内人士估计,这次降准将“放水”至少1.25万亿元。
        股市影响 沪指成交额爆表破万亿
        昨天下午2时46分,我市股民金先生在观察尾盘时,发现沪指成交额停在1万亿不再有任何变化。而盘中成交量还在不断增加,成交额却不再显示。
“成交额爆表了!”金先生随即反应过来,“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
        记者从我市证券公司获悉,昨天,沪深两市成交量进一步放大。截至昨天下午2时30分,沪指盘中历史性地创出万亿元的成交额。由于目前沪指成交金额字段仅支持1万亿以下数值,各行情软件只显示1万亿元的成交量,因此,成交数据停留在1万亿元不再继续更新。
        “股市将面临阶段性调整。从历次降准后股市表现来看,2012年5月降准0.5个百分点后,沪指跌0.6%;今年2月降准0.5个百分点后,次日沪指跌1.18%。”我市证券公司有关人士表示,昨天沪指在降准后跌1.64%。
        该人士表示,虽然央行降准对股市来讲是一个利好,但接下来股市的走势仍存在不确定因素。“前一阶段股市涨得有点猛,短期内股市面临调整。投资者可以适当控制仓位,观察一个季度的数据。”南京证券连云港营业部证券分析师认为,昨天受降准影响,沪指没有出现更大幅度的下跌,降准起到了对冲作用。
        理财影响 倒逼理财收益率下降
        央行降准,对百姓手中的理财产品影响几何?我市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当市场上钱少时,用钱成本上升,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就水涨船高;反之,市场上钱多了,理财产品收益率就会下降。
        “最直接的影响应该是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以锁定一些收益率高、期限长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师表示,降准之后往往伴随着降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或将持续下行。
        此外,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有可能进一步下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货币基金的优势不再,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优势也将不再凸显。作为互联网理财的一种重要形式,P2P网贷平台收益率也将受到冲击。
        人行连云港市中心支行相关人士表示,国债一直以来是抵抗降准的“良药”,购买国债产品可以提前锁定中长期投资收益。“从上一期储蓄式国债热销的情况可以看出,国债收益固定有保障。在降准降息通道下,购买国债可以锁定未来一个阶段的收益,持有国债是不错的选择。”人行工作人员表示。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五一”小长假高速公路免费   下一篇:“五一”小长假将至 出行前看看这些动态消息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返回
电 话 13851266597    地 址: 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东园路8号 邮编:222042 邮 箱: 983959271@qq.com
连云港黄海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通网络- 连云港网络公司 技术支持[管理] 苏ICP备140146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3020100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