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信息快递
焦点图片
视频集锦
美丽家庭
达人园地
志愿聚焦
阳光驿站
百姓杂谈
网上学校
情感热线
妇女之家
儿童之家
黄海情缘

地 址: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东园路8号
电 话:0518-86089826
手 机:13851266597
网 址:www.huanghairenjia.com
邮 箱:huanghairenjia@126.com

  信息快递市区街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快递市区街道
2016如何发展?听听连云港各县区领导怎么说
新闻来源:    点击数:4052    更新时间:2016-1-20 11:21:51    收藏此页

 


       今年“两会”,2016年连云港市政府工作报告为连云港“十三五”期间和2016年的发展规划了蓝图和计划。连云港各县区又将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我们听听各县区领导怎么说。


        2016年,东海县将紧紧围绕“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东海”的奋斗目标,瞄准“世界水晶之都、生态宜居福地”的城市定位,在把握“新常态”这个大逻辑之下,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乘势而上快发展”,就是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发挥优势,充分调动所有积极因素,进一步抢抓“一带一路”、沿海开发和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建设等多重叠加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快发展步伐。政策上将紧紧围绕结构性改革,借力中央和省市针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的相关政策,融入石梁河库区连片开发等建设盘子,在加快发展上取得更大业绩。我们将做强平台优势,着力提升省开发区和省级高新区的发展层次,积极争创国家级(农业)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大产业优势,立足“四大板块”,着力强化工业经济支撑。做优资源优势,放大水晶、温泉等特色产业,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做美生态优势,巩固提升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成果,推进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让“天蓝、地绿、水清”成为东海的******印象。
        “扩量提质强实力”,就是找动力、增活力、拓空间,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强县”不动摇,加快壮大经济实力。以创新找动力。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抓手,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主引擎的作用,加快推进培育“大产业、大园区、大企业”工程,增强东海工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以改革增活力,巩固和扩大承担的28项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成果,开展国资国企改革、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等工作。以开放拓空间,发挥“靠港、在路上”的优势,依托港口放大“向东”优势,深化与日韩港台、美国、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通过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发掘“向西”潜力,拓展与捷克、荷兰等国家的产业合作,不断提升东海开放型经济的层次和水平。
        “补齐短板惠民生”,就是成果共享、增进福祉,政策托底,共同建设幸福东海。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以“撤县设市”为契机,抢抓沿东陇海线城镇轴和连徐客专建设机遇,加快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农民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全体居民。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新要求,旗帜鲜明地把“以港兴产、产业强县”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工业主导、创新驱动、开放引领、城乡统筹、民生共享”五大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实力灌云、活力灌云、开放灌云、绿色灌云、宜居灌云、幸福灌云”,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迈上新台阶。通过“十三五”的努力,把灌云县建成江苏沿海重要海河联运港口与交通枢纽、连云港南翼产业发展新高地和经济重要增长极、山水相拥的生态宜居城市。
       “十三五”期间我们要集中精力实施六大工程。大力实施现代产业培育工程,致力打造实力新灌云,大力培育“236”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实施沿海开发提升工程,致力打造开放新灌云,倾力打造“一个中心、两大基地、三大平台”的沿海经济升级版。统筹实施城乡一体发展工程,致力打造宜居新灌云,着力构建“一城、一港、五中心、多节点”的城镇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创建工程,致力打造绿色新灌云,重点实施“一个争创、两个巩固、三个管控”发展计划。坚定实施民生共建共享工程,致力打造幸福新灌云,重点实施“一个体系、两大工程、四项提升”的民生事业发展计划。全面实施改革法治驱动工程,致力打造活力新灌云,全面推进深化改革。
        新的一年,灌云县将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主攻重大项目,确保产业升级取得新突破,确保全年新签约过亿元项目60个、过10亿元项目15个,新开工过5000万元项目40个,新竣工项目30个。突出融合发展,推进以燕尾港为核心区的港产城融合发展,在全县掀起“沿海开发提升年”热潮。注重统筹协调,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加快推进灌云县开发区九年制实验学校等项目建设,提升行政片区公共服务功能和城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生态创建,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扎实开展“省级生态县”创建活动,实现全县省级生态乡镇全覆盖,年内建成省级生态县,小伊等4个乡镇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大力兴办实事,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加快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狠抓重点事项,扎实开展“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年”活动,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明显成效。

       “十三五”期间,灌南县将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主基调,围绕“全面脱贫达小康”总目标,高举担当振兴旗帜,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利用外资水平逐年提高,进出口总额突破4亿美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10.5%;节能减排达到省定要求。
       我们将结合灌南实际,围绕加快发展的主线,重点把握好六个方面:坚持脱贫发展,将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十三五”的首要任务,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共建共享,确保如期达小康。坚持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以专业园区为载体、各类市场主体和自主研发机构为支撑的创新体系。坚持改革发展,努力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开放发展,鼓励引导各行各业在管理、技术、创意等方面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更多更高效地引进人才、项目、资金。坚持集约发展,以更高水平和更大力度推进产业集约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共进的绿色发展之路,塑造“水清岸绿”的城乡风貌。
       针对2016年重点工作, 突出项目带动,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力争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0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20个,努力办好现有企业,实施技改项目60个;围绕“集约、高效、绿色”发展方向,打响生态品牌,力争农业现代化水平跨入全省******方阵;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旅游等新兴服务业。突出共建共享,提升丰富城乡统筹新内涵。合理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打造省级美丽乡村11个以上;重点实施9个棚户区地块改造,确保“改一片、成一片”,打造一批传统老街和休闲街区,建成一批富有特色的城市精品。突出改革创新,增强加快发展新动力。深化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农村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以上。突出以人为本,实现民生幸福新提升。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全面促进公共服务普惠均衡,凝心聚力加快扶贫开发进程。突出依法治县,提升依法治县水平,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加强从严治党,为加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和纪律保障。

        “十三五”期间,赣榆区将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积极抢抓“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机遇,以港产城沿海开发一体化、东中西城乡统筹一体化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开放引领、产业强区、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四大战略,加快推动新常态下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建好江苏北大门,建成小康先导区,奋力开创实力赣榆、生态赣榆、和安赣榆建设新局面。
       坚持开放引领。把“一港一铁”作为落实“一带一路”重大机遇最现实的抓手、扩大开放最务实的支撑,向南融入以上海、苏南、浙江为重点的长三角经济圈,向北对接以青岛、日照为重点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圈,向西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产业研究和项目推介,向东扩大与东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经贸合作,以东西的双向开放、南北的互联互通,为重塑生产力布局、推动新一轮发展抢得先机、赢得未来。
       坚持产业强区。始终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不动摇,高举“三面大旗”,按照“把握线、突破点、建设链”的思路,把握转型升级主线,主攻高端临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突破100个重点工业项目招引建设,集中培育若干产业链,全面构建起支撑赣榆长远发展的工业体系,带动三次产业同步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引领,进一步强化创新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推动路径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把突破科技创新作为******抓手,突出实体经济主体地位,积极打造产学研平台,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化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坚持协调发展。聚焦“双带双环”主框架,优化“双环三区多节点”产业布局,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重点领域、基层基础中的矛盾,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生产和生活两头入手,治理和保护两手齐抓,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016年,海州区将按照“首战必胜”的要求,积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全力抓好产业培育、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着力加大有效投入,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具体工作中,重点做好“三个突出”,即突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民生幸福。
        都市产业突出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加快产业发展,当务之急是扩大规模总量,优化结构质量。工业方面。坚持工业立区,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量的扩张、质的提升;坚持围绕产业链招商,做强现有优势特色产业。服务业方面,加快商业综合体落户,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力;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提升城市物流配送能力;加快电商服务业发展,促进“互联网+”产业做大做强。农业方面,抓结构调整,大幅减少传统粮食种植,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抓产业延伸。依托现有特色农业基地,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每个镇街重点培育一个电商村,依托“指尖商城”等平台,推动海州特色农产品体验馆“线上线下”运营。
        城市建设突出功能完善和内涵提升。大力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丰富提升城市内涵,稳步有序推进老城改造、新区建设, 全面彰显宜居宜业城市形象。老城改造方面,年内完成20个老旧小区、2个低洼片区和30条背街小巷升级改造,重点推进铁路新村、白虎山批发市场等棚户区改造,完成房屋征收120万平方米。西盐河以东,推进重点片区、重要节点改造,建设一批商务住宅小区;西盐河以西,重点推进海州古城节点复建,确保年内城隍庙、双龙井、二营巷等节点建成开放。    保持古风今韵城市风貌。新区建设方面,滨河新区以拓展升级月牙岛生态湿地公园为抓手,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地块开发建设,做美城市“后花园”。孔望新城启动磨盘山地块、锦屏山北片区等秦东门大街南侧开发建设,建成朐阳公园、全民健身中心、新城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带动重点地块开发。
        民生幸福突出公共服务和环境改善。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扎实办好一批民生实事,继续实施以四促五帮联百村(社)、千名机关志愿者爱心帮扶行动、万名党员万户行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为民工程,大力优化城乡环境,改善居民生活居住条件。加大创业就业扶持,年内新增私营个体户7400家,城镇就业2.7万人,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农村零转移”家庭。大力实施教育强区工程,年内新建改建7所中小学校,加固校舍11万平方米,70%以上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标准。加快改善文化卫生条件,打响社区养老品牌,全面推广医养一体化新型养老模式。加强社会治理。环境改善方面,针对城郊接合部环境治理难、反弹压力大的问题,大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

        连云区2016年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高举三面大旗。高举加快发展大旗、产业强区工业立区大旗、民生改善大旗。针对发展不充分这一******区情,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入,抓转型、促升级,夯实跨越发展基础。围绕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大力实施“3456”发展战略,全力主攻创新高地、开放高地和服务高地,始终坚持连云新城科学发展、板桥园区绿色发展、旅游景区提升发展、民生事业和谐发展,强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板块、工业板块、山海旅游板块、城市建设板块和民生事业板块,着力强化改革保障、能力保障、法治保障、组织保障、作风保障、廉政保障,奋力争当“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先行区。
        二是统筹三大重点。提档升级抓产业。工业重点建设“两站一园”和盐化油脂循环科技园等特色园区,加快打造千亿产业;突出抓好抽水蓄能电站、三吉利二期、华乐合金二期、独居石等重点项目建设,落实“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结构性改革举措,全年新开工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50亿元。现代服务业以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建设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总部楼宇经济、现代物流、山海旅游等产业,突出抓好跨境电子贸易试点、海洋极地综合体、羊山岛开发、核电体验游、北固山生态廊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海上云台山启动国家5A级景区创建,建成连岛国际海岛旅游目的地。量力而行抓城建。坚持“连云西扩,拥抱大海”发展思路,重点推进“一新两圈三线多节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向未来城市中心迈进。统筹抓好国际商务中心建设和云宿路、中华路西延、山转下移居、散乱货场整治等城建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功能配套,建成省级生态区。扑下身子抓民生。全区排出十大民生工程、50件惠民实事,统筹推进居民收入倍增等六大行动计划,真心实意关注民生,真金白银投入民生,真绩实效发展民生,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
        三是筑牢三项保障。筑牢服务保障。成立城港、城产、城区服务协调小组,分别服务港口、徐圩和市开发区,着力强化相关事项的统筹、协调、对接,优化软硬环境,提升支撑保障能力。筑牢廉政保障。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以严明纪律规矩为主线,以落实“两个责任”为抓手,切实抓好《准则》和《条例》的学习贯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筑牢作风保障。继续昂扬“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豪情,有激情、敢担当、快落实,苦干实干拼命干,坚决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用我们的激情、辛劳和汗水,奋力争当“一带一路”交汇点先行区。

       “十三五”期间,市开发区将着力实现转型、开放、绿色和创新“四个发展”。加快形成以优势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核心、高端人才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园区转型发展。加快建设“中国健康港”和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抢抓新能源汽车、自动化精密制造和消费电子智能化发展机遇,寻求重大突破。力促“互联网+”产业发展,实现互联网、大数据等与传统制造业相融合。力推港产联动发展,发展跨境电商、冷链物流等临港产业,推进一批现代物流项目落地;力推区中园带动发展,推行“类自贸区”政策,出口加工区加快向综合保税区升级,提升中德园的功能配套和中日生态园项目实体落地;力推双向互动发展,加快打造1~2个具有全球影响、技术领先、产业链完整的跨国集团。
        同时,市开发区将以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新起点,在生命健康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开展试点,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园区。优化“管委会+国资公司”的企业化运营模式,科学设置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等重要考核指标,形成园区经营新体系;推动园区资产证券化,鼓励引导国有企业加快改制、上市步伐,推进股权投资主体多元化,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新体系。
       2016年,市开发区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改革创新求突破,以转型提质争跨越,推进招商引资、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和功能配套“四大工程”。在生命健康、先进材料产业上试点市场化招商,组建专业招商公司,提高招商专业化能力,年内确保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5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在加快生命健康产业等公共平台运营的同时,以服务业大市场为载体,集聚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20个。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8个。年内确保投入技改资金50亿元,完成重点技术改造项目30个。深入实施“城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投资40亿元,实施项目74个,新改建总投资5.5亿元的大浦路等道路6条,清理盘活土地2000亩,进一步提升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

        经过6年多时间的开发建设,徐圩新区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也为后续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当前,站在“十三五”开局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作为实施国家战略的主要载体,以及连云港市乃至江苏省沿海开发的重要增长极,我们亟须尽快提升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快临港主导产业培育步伐,以落实有效的推进措施,确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精心培育石化和精品钢两大临港主导产业。力争石化产业基地规划和规划环评在今年上半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批复;推动现有入驻化工项目尽快投产达效,重点是斯尔邦MTO项目年内要全部投产达效,形成新增300亿元销售收入的能力;全力推动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尽快开工建设,重点支持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年内通过核准并开工建设。优化珠江钢管、宝通镍业等龙头企业产能结构,使其具备大规模发展大型板管一体化和不锈钢产业的基础。
        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全面推进东港污水处理厂、固危废处置中心和石化基地公用工程岛项目,为炼化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条件。启动实施集消防指挥、医疗救援、应急疏散和环境监测等为一体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热电联产等一批循环技改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云湖水环境整治、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埒子口综合整治和香河生态园等项目建设。
        三是加快推进对外开放载体平台建设。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按照示范区功能布局要求,加快打造集聚优质和高端资源要素的对外开放载体平台,构建合作服务体系。全力推进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争取今年上半年获得国务院批复并开工建设;加大与中亚国家和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对接力度,争取年内丝路产业合作园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以满足临港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加快建设多式联运中心、示范区资源集中采购中心和公共皮带廊道等物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快推进丝路国家展贸中心项目年内启动运营;徐圩新区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今年上半年全面投入运营,打造苏北地区******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

        2016年是连云港国家高新区建设发展的首战之年,我们将切实承担起“全市发展新兴产业的主战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阵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主引擎”责任,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瞄准“中国陆海开放创新中心”的总定位,充分发挥陆桥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交汇点功能,彰显亚欧大陆桥双向开放优势和沿海地区科教发达优势。突出“一核一主两重”的产业定位,以科技服务产业为核心,大健康产业为主导,智能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构建国际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创新创业体系。围绕高端产业、科技教育、城市功能、生态涵养、旅游健康、古镇复兴等六大板块,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创新创业核心区、产业提升引领区、体制机制试验区、产城融合示范区。
        2016年,高新区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在建工程抓推进。集中人力、集中资源、合力攻坚,强力推动科创城、文化城、市******人民医院新院区、花果山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各项重点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大数据中心、科技服务中心、机器人展示交易中心、大健康孵化器等16个重点项目如期启动和完成。二是科技服务抓功能。把服务全市创新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发挥创新优势、政策优势,全力服务全市创新发展。加快大数据中心、商务金融中心、公共检测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四大中心建设。为创业者提供“保姆式”服务。三是新兴产业抓集聚。紧抓大健康产业、机器人产业和软件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增长的势头,全力推动新兴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四是传统板块抓提升。突出品质建设、品牌树立、品位提升的理念,统筹推进宋跳产业园转型升级、南城古镇复兴改造、云台养身休闲生态园质态提升,加快打造功能完备、质态优越的生态宜居宜业高地。五是创新创业抓示范。主动担当引领全市创新发展重任,建设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强化创业培训指导,提供创业培训、政策宣讲、项目评审、创业帮扶等公益服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社区创意创富大赛等各种赛事,辐射带动全市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

        云台山景区“十三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景区”为主题,以“加快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为主线,按照产业互动、景城融合发展的思路,致力打造休闲度假型、低碳环保型、文化创意型、产业集聚型发展体系,切实把景区建设成为“沿海首选、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
        具体目标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实现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长11.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2%;山体森林覆盖率达到92%,花果山创建成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5A级景区。
        为实现上述目标, 云台山景区将采取以下措施,力争在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以项目攻坚为抓手,全力推进转型发展新突破。以环云台山大道和徐新公路全线贯通为契机,规划建设花果山南部旅游综合服务区,逐步打造以西游记文化为中心,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游客集散中心、换乘中心和购物中心,打开花果山南大门,解决花果山景区上下一条路的问题;放大提升“大花果山”旅游效应,实现渔湾、东磊、孔雀沟等八大浏览区和全市景区景点之间的互联互通。二是以体制机制为抓手,全力推进改革创新新突破。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搭建适合景区发展的投融资平台,提升景区发展支撑能力。制定一体化营销运作方案,在花果山、渔湾、东磊和孔雀沟等景区构建大旅游、大营销工作体系。三是以低碳旅游为抓手,全力推进生态文明新突破。强力推进山南片区旅游开发,启动规划孔雀沟生态观光带,打造虎窝、樱桃谷原生态游览区,逐步建成孔雀湖风景区,打造山南片区生态旅游新高地。加大执法和保护力度,履行好风景名胜区执法保护职能。四是以管理提档为抓手,全力推进5A创建新突破。在景区管理上动真碰硬,形成投诉建议及时受理、违规违法行为从严处理的综合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景区重点区域、重点设施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五是以惠民利民为抓手,全力推进社会事业新突破。加大教育卫生保险业的投入,切实把民生实事做实、做细,确保低保对象公示率、新农合参保率、基本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达到100%,景区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闭幕 张同生当选市政协主席   下一篇:2016年十大重点民生工程48件实事出炉!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返回
电 话 13851266597    地 址: 连云港市连云区墟沟东园路8号 邮编:222042 邮 箱: 983959271@qq.com
连云港黄海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通网络- 连云港网络公司 技术支持[管理] 苏ICP备140146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302010041号